银廬:浮岛夜宴梦回「风雅宋宴」,极尽宴游之乐
2021-07-12 15:16:21

银廬·「风雅宋宴」,以一桌宋式美食雅集,在麓湖天府美食岛的水畔沉浸入场。

银廬,首店位于麓湖美食岛,三年时间打造,“以宋为名,还原东方精致生活美学”。一个古法烹饪与美食剧场结合的沉浸式宋代生活空间。

「风雅宋宴」是银廬开业推出的第一道大宴,灵感汲取自「西园雅集」。历史上著名的雅集只有两个,一个是东晋的「兰亭集」,一个就是北宋的「西园雅集」,“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苏东坡一生的理想生活,没想到在千年之后的蓉城正在被还原。文人墨客在西园吟诗诵词,「风雅宋宴」也沉浸在莺歌蝶舞的宋式美食剧场里。坐落在麓湖之上,隐秘于竹林之间,在宴席复兴的大潮中,银廬·「风雅宋宴」乘风逐浪,带领我们开启东方意境之美。

品鉴宴乐之礼,极尽宴游之乐别出心裁的风雅宋宴

下午六点,天色渐次暗下,晚霞散绮红,坐落在麓岛一隅的银廬像是一叶扁舟倚在夕阳里。远眺过去是四面环湖长汀细草,湖面泛着清影,白墙青瓦在暗烟中起舞。踩着细沙靠近,一股清幽惬意的雅韵涌上心头。    区别于浓墨重彩的张扬,银廬的门头是一面极简的素净雅白。门口的石榴树在留白里翩若惊鸿,似一个温婉恬淡的女子,梳妆浣洗,安静的结着果子,然后等待着文人雅士推门入宴。    一脚踏进银廬,就像步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浅吟的宋词、弥漫在空气中的焚香、抚琴声在灯下独酌、侍女提着灯笼走过、娘子似花含露的坐在台阶上绣着细扇……

这是属于银廬的烟火日常,也是「风雅宋宴」的美学之笔。院子里,是小桥流水与松竹成荫的园林,“自有林下风味,无一点尘埃气”。临溪观水,曲水流觞,一步一景,心旷神怡。

而望一眼宴会间,侍女跟厨娘忙不更迭准备「风雅宋宴」。明媚又鲜活的女子偶一回眸,像是穿越到了宋代的酒肆高楼。如果说雅集是一个梦,梦回「风雅宋宴」一定是一个不想醒来的梦。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宋式四雅也在宴会第一个仪式中拉开。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在意境中营造高古格调。而与之相映成趣的就是木盒里的「七枚蜀锦牌」。对应的是「风雅宋宴」的七个篇章,食客在用餐期间依次翻开,每一枚背后藏有一个汉字,而七个字最终会组成一句诗。

「风雅宋宴」的“核”,在于沉浸式感受宋式生活美学风尚。不仅提炼了《西园雅集图》里的,“清泉碧茶,品茗观花,谈古博今”。而且延伸出了,“散乐影戏,抚琴吹箫,诗情画意”的宋式美食剧场。    银廬的创始人周子铃从一个“宴”字出发。她说,“宴的宝盖头像一个房子,中间的日是落日,女是一个女人”,于是她就想到了舞蹈,穿插入吹箫,以及悠扬缥缈的琴声。

银廬是蓉城第一家把“影子舞”引入宴的餐厅。竹子的暗影,提笔留下的文墨,娘子在屏风后摇曳多姿若隐若现。这是极具想象力的一幕,千年往事被打开跃于宣纸上。

这是「风雅宋宴」的高潮,也是文化体验的历久弥新。在宴中石案古琴,草木华滋,芭蕉围绕;在湖面泛舟吹箫,袅绕的云雾和绕山的流水;在树下风袂起舞,美不胜收……

侠义的美指的是“味美”,而银廬表达的是多维度的美。从宋式的“散乐、杂剧、舞姿、宋词、吹箫”来重新赋予其美。也就是周子铃点到的“五觉”——“味,嗅,触,听,视”。平日所见的“席”,通常指“席桌”,专注于菜品的陈列打磨,而“宴”,讲做“宴席”,多了一个氛围感和整体化的诠释。

“宴”讲究的是“礼”和“乐”。食客在「风雅宋宴」中不止能体验宴乐之礼,而且能极尽宴游之乐。划船夜游、听风观瀑、互赠香囊、游园弈棋……列于其间,食客们享受的不仅是一餐饭食,而是慢下来像宋人一样怡然自得。

“帘下清歌帘内宴,一朝重妆宋时衫;银庐雅集川味盏,华灯待宴佳酿酣。”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不妨一同来到麓湖天府美食岛在银廬体验宴乐之礼。一座岛,一桌宴,一个故事在宋式空间里遇见不一样的舌尖风景与生活方式。